美國信息產業協會總裁饒猛志先生在第五屆APEC電子商務工商聯盟論壇上演講
2014-04-10 13:03:15 來源:中國國際電子商務網 作者:
美國信息產業協會是一家會員制的非營利機構,代表著信息與通訊技術產業在華的美國企業。饒猛志先生演講的題目是,電子商務發展現狀與未來分析。
美國信息產業協會總裁饒猛志先生
饒猛志:非常感謝付先生的介紹??紤]到今天時間比較緊,大家可能也是肚子開始餓了,還有一點,在場的都是專家,而我不是專家,所以我會盡量的縮短我的介紹。我的ppt里頭有一些比較詳細的數據,大家如果對數據感興趣,我們可以線下再交流。
今天能夠與大家一起分享電子商務的發展和趨勢,我感到非常的榮幸,非常高興。電子商務的發展是一個至關重要的議題,而在中國舉辦這么一個論壇我覺得特別恰當。從市場規模,出口量、進口量,從手機數量、互聯網用戶數量,從研發、供應鏈、制造各個方面,毫無疑問中國對電子商務,對整個的信息通訊技術領域的發展,貢獻特別大。而作為驅動全球經濟發展的一個主要的動力之一,信息通訊技術的不斷創新,為我們的消費者帶來了很大的收益,對我們制造商、企業界,也帶來了很大的收益。而且面對世界的各種各樣的問題,包括醫療、教育、基礎設施、能效、環保這類問題,我們更離不開信息通訊技術的貢獻。
全球各國政府都意識到信息通訊技術領域的重要性,無論是從供應鏈還是從互聯網,或者創新的生態體系,都是關系到各個國家的經濟發展,這里我就不用多說太多,但是有一點我們必須首先認識到,就是我們有一個共同的未來,信息與通信技術給我們帶來了一個共同的未來,而信息與通信技術、電子商務這一塊的未來,是我們共承擔的一個責任。這正好是我們美國信息產業協會的一個宗旨,我們是1994年成立的這么一個機構?,F在我們所代表的有40家,在美國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企業,也代表4家在美國的行業協會。從半導體到電線到軟件、硬件、互聯網,各個領域。而我們主要的一個目標,是希望我們可以作為企業界與政府、智庫、學術界,制定政策的各個機構的交流橋梁。
今天我跟大家分享的題目有三大塊,一個是簡單的介紹一下美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的狀況,第二是分享我認為比較關鍵的一些發展因素,最后我還會跟大家說一下我認為目前存在的一些挑戰都在哪里。
首先看這個圖,我相信今天我們看到這一類的圖會特別特別多,反正都是一個增幅,這個增幅可能有稍稍的不同,但是基本上一談到信息通信技術或者是談到電子商務,肯定是往上走的一個趨勢。
根據美國的商務部統計,2013年的電子商務交易額達到了2633億美元,比2012年增長了將近17%,而如果跟零售額,就是傳統的線下零售額做一個比較,電子商務所占的比例一直在加大。到2013年第四季度的時候已經達到了將近6%。另外一個重要的關于美國的電子商務發展的一點,就是它的全球性。就以亞馬遜為例,根據它的年度財務報告,它從2001年的25億美元漲到了2012年的610億美元。而2012年的銷售額里頭,有將近43%是北美以外的市場,就拿我們美國信息產業機構的會員經常說的一句話,我們的這些美資的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企業,基本上95%的潛在市場都是美國以外。
考慮到電子商務的另外一個發展的因素,就是拋開我們剛才談的B2B、B2C、C2C這些傳統的分類,電子商務的發展是從終端平臺的繁榮直接受益。舉個例子,進行電子商務消費者現在可以利用的渠道和平臺比原來多得多。根據米爾肯學會2013年全球峰會的報告,近三年消費者通過電子商務平臺直接交易翻了六番,渠道也多了不少。左邊可以看到原來的,三年之后新的這些渠道。
從另外一個角度來討論電子商務,如果用傳統的電子商務的定義,我這里要提一個問題,會不會是這個定義太狹窄了?而從這一點,我喜歡看到思科公司每年公布的一個視覺網絡指數,這就是思科公司對于未來的網絡數據量、用戶量、平臺的一些預測。從這以我們可以看到,我就跟大家分享一些今年剛剛出來的一些結果。全球的移動數量,從2013年到2018年大概要翻11番,年增長率預計是61%。到2018年全球的移動數據量將達到每月19.5EB,這相當于每個月要傳送39億張DVD,相當于每秒傳送473億短信。2013年到2018年之間,移動數據量的增幅將是全球固定IP數量的3倍,到2018年移動數據量所占的比例將達到12,去年3%。到2018年全球移動鏈接將是智能鏈接,去年的比例是五分之一。
從互聯網用戶的增加,這些我簡單說,大家感興趣可以查思科的視覺網絡指數,有一些具體的。根據思科的這個報告,到2017年美國網絡用戶要增加5000萬,亞太地區要增加將近8億人??磥砜砂l展的余地挺大的。
從寬帶或者帶寬的角度來看更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。北美到2017年預計有71%的用戶可以享受到10兆以上的上網帶寬,亞太地區預計能達到49%。另外一個我覺得大家應該考慮的一點,是所謂的物聯網,還有萬物之網,萬物網絡。這是什么概念呢?現在我們談到電子商務,往往是談的消費者或者企業之間的一些交易。將來隨著網絡的發展,越來越多的是設備之間的交易,也就是說冰箱意識到了牛奶喝光了,它自動到商場購買牛奶,根本不需要我參與。就這一類的,將來是網絡數據量的一個很大的部分,也是對于經濟增長的一個很大的貢獻。據思科的一些統計,將來到2017年會有將近500億個設備聯網。
上周我們在北京,我們跟中國機電商品進出口商會開辦了一個關于ITA信息技術協定談判的一個討論。正好我們請了一個專家是來自美國的一個智庫ITIF。這里面的這個報告是闡述整個信息通信技術對經濟發展的貢獻,不僅僅是信息通信技術從制造、生產、銷售這些產品和服務本身,也是從這些產品和服務的應用,對于經濟發展的貢獻做出了詳細的解釋。因為時間的關系,我就不多說了,大家感興趣我可以分享這個報告,將來也會有一個中文版。
那么討論到電子商務的發展,大家已經知道用戶數量、技術的前進,各種各樣的趨勢,這個不用多說了。但是考慮到最后一點,我們的障礙在哪里?我要提出幾點想法。作為今天的演講,我看了之前APEC關于電子商務發展的一些報告。十年前所列出來的一些障礙,今天仍然是障礙。比方說信息通信技術設施的價格問題,或者是用戶對于網絡應用的熟悉程度,電子支付系統,物流,交易的跟蹤監督,稅收,各方面。更大的可能是法律框架。
說到這一點,跟大家分享幾點可以線下繼續討論的幾點。最大的對于信息通信技術領域的發展的限制,是有一些大的問題。一個是法律框架的不統一,也就是說在促使信息通信技術應用的時候,如果每一個國家有不同的法律框架,每一個地區有不同的技術標準,這個不僅是對企業產生了很大的障礙,也就是說推向市場或者推出新的技術,也是對整個信息通信技術的信任程度,提出了一個很大的問題。最近12個月,我們美國信息產業機構最忙碌的一件事情就是信息安全方面。我們跟國家,包括中國在內,其它的國家的各個政府,我們一直在進行交流,這確實是需要產業界、政府、用戶,互聯網各個利益方之間的交流和增加理解,這樣的手段我們才能解決這樣的問題。但是恰恰是這些問題,在某方面加大了距離,而限制了信息通信技術的發展,這可能是對我們剛才看到的這個圖是往上走還是往下走,一個很關鍵的因素。
所以幾點建議,一是盡量采納全球性的標準,盡量的加大透明度,從法律的框架、法律的技術標準,盡量的加強溝通。所以今天作為最后的一個結論,能夠與各位專家開始討論這些議題,我感到非常非常高興,希望今天不是最后一次,希望可以加強交流。下面我要留時間給其他的專家,謝謝大家。